家庭影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临场感,也可以说是临场效果。就是当你看电影的时候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下面说说获得临场效果的最基本要求。
1.视频部分
简单点说,想获得真实的临场效果需要画面覆盖眼睛能看到的地方,一般来说屏幕的宽度和观看距离已经决定了一大半。
一般要求以人为三角型的一个角,屏幕宽为这个角相对的边,人所形成的这个角至少要达到30°以上才能获得临场效果,如果这个角达到120°时人将完全处在画面中,当然这是很难的,除非在电影院。
第二个要求就是景深的问题,这个关系到显示设备和人离屏幕距离的问题。当显示设备已经无法更换的情况下(主要是对比度),如果你离屏幕过近的话,看到的将是没有立体感的画面,当人离屏幕的距离大于屏幕高度的3倍时能获得比较好的景深。
第三个要求就是分辨率了,人的眼睛对分辨率是有一定分辨能力的,过低的分辨率会使真实感丧失。至少横向分辨率要达到1200个像素以上才能骗过眼睛让眼睛认为那是一个真实的。
以上三点所述可以概括为,尽量选择16:9,分辨率1280*720以上,大屏幕高对比度的显示设备,观看距离为屏幕高度的三倍左右。用16:9的屏幕可以在三倍屏幕高度距离点上或得更宽的视角。
2.音频部分
有了好的画面,声音自然不能少,因为很多细节不是单单从画面就能表现出来的。
作为家庭影院的声音系统至少要有4声道,既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声道。更好的自然是5声道了,因为当什么4声道时,画面中最主要的声音会出现在画面中间,这时候只能通过两个前声道发出同样的声音以把声像固定在中间。如果加个中置音箱的话可以分担此部分的声音。
环绕音箱可以表达很多画面外的信息,比如一架F15战斗机从画面中飞到观众的身后,这时候如果没有了环绕音箱你听到的声音只会集中在前方,那样就不真实了,或是画面中是在一个丛林,但你只听到前面有各种动物的叫声,而后面一片寂静,这样也无法让人感觉到身临其境。
5个音箱的一致性要求统一,再举个例子,比如前面飞来的是波音747客机,但是飞到了你身后听起来就成了小型飞机,那样就不好了。
再说说加不加超低音的问题,5.1、7.1声道都多了个0.1声道,那个就是重低音,也叫超低音。主要的目的是对整个音箱系统的低频做个补充,如果你的主音箱(5个或7个)低音非常强劲,不加也可以,这时候必须把解码器的重低音关掉,让此部分信号分到主音箱。但对于小型主音箱,加个重低音可以很好的渲染画面的火爆。当大爆炸在身边发生的时候地动山摇的感觉才会真实。
最后说说音箱的摆位问题,AV系统的音箱摆位不像HI-FI那样高要求,但也要注意摆位的正确。现在以5.1声道系统为例,前音箱和后音箱将各自的位置摆好,中置音箱处于屏幕的正中下方或上方(对于大屏幕,最好能上下各放一个中置音箱并且并联起来,这样可以把声像点拉到屏幕中间),如果屏幕比较大,还需要把喇叭特别是高音喇叭捎微指向人头部的位置。前左右音箱摆在屏幕两边(这是废话),其和听音者型成大于45°角,但不要大于90°,过大会产生中空的感觉(HI-FI系统为60°),这样用线把人-左音箱-右音箱拉起来就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了。环绕音箱处在人的后面,左右分开,和人形成的角度为120°,位置比人的耳朵高出60厘米左右,这样能制造更好的包围感。
因为耳朵对低音的方向感反应比较迟钝,所以重低音随便找个地方放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周围不能有共震体,以免产生音染。
最后根据音箱到人的距离设置好解码器的延迟就可以了。
90寸的屏幕,高度约1.1米,观看距离3米左右
解释:声像-自立体声诞生之日起就出现的东西,其实就是利用人耳朵辨别位置的特性,让两个以上声源发出有差别的声音,使耳朵产生位置感。当两个音箱发出一样的声音但音量不同时,人感觉到的是发声体处于两音箱中间偏音量大一侧的位置,而不是发自音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