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B&W宝华韦健品牌音箱一款超现实版未来之声的旗舰鹦鹉螺(Nautilus)已经上市有27年之久了,这款经典之声成为了传说、甚至这款音箱有人不是拿来听声而是买了两对,但不配功放,当雕塑;比如大家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却很少听过它的声音,且往往只看到一个,陈列在橱窗。
它就是Bowers & Wilkins 鹦鹉螺(Nautilus)。2个月前,我亲手把它打开时候,是这个样子,如一个熟睡的婴儿
那时上海还是秋天。
随后,我们分别用3套(每套四台)价位不同,但是品质顶级的功放(FM、高文、YBA)进行了多轮搭配。
这么历久弥新的产品,如果把它写成一个常规的测评,说它声音有多么多好,索然无味且肉麻无比。所以,我们花了2个月时间,慢慢品味它。近距离接触中,也逐步揭开了很多坊间传说的谜团。因此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文章标题的“十问”,也就是解决烧友心目中,存在的典型谜团。
1. 鹦鹉螺和Bowers & Wilkins各时期经典喇叭的声音相似吗?
答案是,NO!
本次测试,前后有7人深度参与,烧龄均超过20年。可谓见多识广者众,对Bowers & Wilkins的各代经典喇叭有人可以如数家珍,且有私藏。
鹦鹉螺在Bowers & Wilkins家的族谱里,属于另类,一直不会大规模生产,批量供应。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Bowers & Wilkins其他经典喇叭。第一代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这个型号叫作801。
据说,经过了4年研发,1970年代是HIFI理想主义的黄金时代,追求声音第一,成本第二。研发的目标是针对专业监听,而非民用。所以,诞生之初,就被伦敦的Abbey Road Studios采用,作为古典音乐监听喇叭。
我们知道,获得同样待遇的,还有天朗60年代后的监听系列。在“琴鸟”古乐系列录音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初代801的身影。
随后多年,801怎样进化的,暂不考察,进入9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 801 Matrix 2在香港杂志的测评
HIFI音响 1990年4月号
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新一代Matrix比老的要好很多,声音更加现代,分析力更好。结论也耐人寻味。
不过,后来载入《立体声杂志》(Stereo sound)200大扬声器列表却是,第三代Matrix,还有1998年获奖的N801
当然,也包括鹦鹉螺,还有在2000年后推出的签名版800,以及800D。
立体声杂志编委傅信辛就是鹦鹉螺的使用者,他的评价是——
追求扬声器的理想形态。这种安静而平顺开扬而直接的声音是无可替代的。
可谓字字珠玑。但是,如果不是现场听过,你又却很难脑放出这种声音。
这里还有很多关键词,可以点击放大细看。
到此,我再重复一下刚才的观点,鹦鹉螺和B&W家族的声音完全不同。尽管N800采取了其中某些消音技术。但是,还是不同。
2. 鹦鹉螺大吗?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几个月前开箱后,很多人在朋友圈说,原来鹦鹉螺这么小啊。的确,不算很大!
别看包装这么唬人
打开后,非常漂亮,实际上,它不算大型喇叭
下面看一组数据
三围
高 1210mm (47.6 in)
宽 430mm (16.9 in)
深 1105mm (43.5 in)
重量
每只: 44.5kg (98 lb)
44.5公斤,和一位苗条女郎的体重基本相当。是男人的,其实都能抱起来,但是,面对鹦鹉螺,却不太好下手,怕把螺杆弄折。
它虽然不重,但是安装还是碰到一点点小麻烦,因为,要固定在一个底座上,而且喇叭线,还要钻过去,然后放稳。。。
为什么说它不大呢?实际上是挺小的,尤其放在高文Telos 5500旁边。
这是当天开箱,安顿好后,临时开声时的样子,我们用高文5500推低频。第一套测试空间很大,是一个标准的AV房,放在那里,愈发显得小了。
实际情况是,它是一个适合大多数人客厅(30平方)的中等落地箱。
3. 鹦鹉螺需要几台功放推?
这个问题也顺便能回答,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听到鹦鹉螺开声。
因为,它需要很多台后级,单声道的话,就是8台,立体声的话,就是4台。分别驱动这四个单元。
单元
低频 1x 300mm (12 in)
( aluminium cone bass)
中低 1x 100mm (4 in)
(aluminium/polymer sandwich cone lower midrange)
中高 1x 50mm (2 in)
( aluminium dome upper midrange)
高频 1x 25mm (1 in)
(aluminium dome high-frequency)
这张拆解鹦鹉螺的图很生动。
还有一个重要的物件没有包括,就是电子分频器。鹦鹉螺需要这样连接:
前级左右声道分别进入左右两台电子分频器,然后分四路接入每个功放的左右声道。
那么,喇叭线是不是需要很多条?
NO!
这是一个大好的消息。因为,如果真的需要四副喇叭线的话,即使用中高价位的,5万一条,也要达到20万。
而鹦鹉螺的喇叭线是送的——
就是上图,从屁股后出来的这条蓝线。在它的末端分出8股,五颜六色,分别接入功放。
注意,这些线的接法,在说明书上都有详细标注。头一次连接的时候,生怕接错,感觉如拆雷。
上图用了4对单声道功放,驱动低频的是Telos 2500NG,高文的中型功放,而驱动其他三个频段统统用高文Telos 380的小型功放。
4.谁设计了鹦鹉螺?
Bower & Wilkins的创始人John Bowers于1982年在Steyning创立的研发中心,全称是Steyning Research & Engineering(简称SRE),这里有几十名声学工程师和最先进的声学检测设备,鹦鹉螺远比它的研发者们出名。
多年后,鹦鹉螺设计团队中的一位离开Bowers & Wilkins,其后在南非创立了Vivid Audio
他就是Laurence Dickie。
如果硬要说,鹦鹉螺声音像哪个喇叭的话,可能就是Vivid了。不过,我认为,也仅仅是音色上的相似!
公众号两位评论员,都曾经是Vivid的用户。人类巨富,用的是旗舰Vivid G1s
布鲁斯,曾经用的是B1D,小落地?大书架?
他们现在都已离开Vivid阵营。巨富升级为卡玛小哑铃,而布鲁斯则采用了高文的小机器人。
关于鹦鹉螺很多信息,都是他们俩告诉我的。比如,Vivid G1s现在采用的单元,要远远高于鹦鹉螺的单元。尽管鹦鹉螺单元也从最早诞生起,进行了多次迭代。
鹦鹉螺诞生于哪年呢?有图为证——
1993年的秋天,鹦鹉螺出现在日本立体声杂志上,可是内文却介绍得极少。
看不懂日语,但可以看到Coming soon。也就是说,1993年,鹦鹉螺就要横空出世了。距今27年。那一年布鲁斯刚上大学,我和古强都已大二,人类巨富则刚上初中。
到这里,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了,1993年诞生的喇叭,那是怎样得声音呢?它是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英国老派声?
5. 鹦鹉螺是不是英国声?
这是一个伪命题,但很多人这样问我。众所周知,英国除了Bowers & Wilkins还有很多喇叭,PMC,ATC,TANNOY。。。它们都是英国声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也不想装傻,一般意义上说的英国声就是中频突出,味道好,色彩好,不强调频宽。。。如果是这样,那么鹦鹉螺不是英国声。它的频宽太出色了!
最初,鹦鹉螺的设计是这样的——
然后,变成了这样的——
这个设计,应该算是雏形吧?当时设计师还年轻,也很愤青的样子。
下面这张图是Vivid和鹦鹉螺的对比——
按照Laurence Dickie对Vivd G1s的设计来看,其实概念如出一辙。只是把作为消音器的螺管藏起来了。
在过去家访中,我曾经多次描述过G1以及G1S的声音,那是一种具有极高频宽,极好声场的声音,而英国式的中频却不是Laurence设计的喇叭的明显特点。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鹦鹉螺也是如此!诞生于90年代,却有着极好的频宽,这种设计真的是超前啊!
显然,它不是所谓“英国声”。
6.鹦鹉螺好推吗?
今天的重点来了。鹦鹉螺好推吗?
我猜想,如果不是四路电分的话,应该是很难驱动的喇叭,没准真的要用高文Telos 3300以上功放。现在设计为四路电分,就不算难推,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功放投入的预算。只是,需要足够的架子摆这些功放。
我们仔细看,最难的部分是12寸的低频
低频:1x 300mm (12 in)
它的三个分频点分别是
220Hz
880Hz
3.5kHz
实际测试下来,即使用FM专业功放801a,在播放德奥大编制作品时,也非常消耗功率,时不时指示灯都会爆表。
FM ACOUSTICS 801A 每个声道的输出功率如下:
375 WATTS INTO 8 OHMS
800 WATTS INTO 4 OHMS
1500 WATTS INTO 2 OHMS
而这台功放我们曾经用来驱动木下正三RM7V+RIS-1,其实在最大功率的要求上,也没有鹦鹉螺的低频那么吓人!
当然,这个也和空间有关系,FM 240前级也拧过了12点。不过,仅仅是低频,其他三个频段,不算难推,但是需要极好一致性和极好音色的功放!
我为大多数胆机,尤其DIY的,捏把汗。下面回答问题——
就德奥大作品、钢琴的重播来说,低频搞不好,就废了,从这个角度说,鹦鹉螺不算好推。如果仅仅听听室内乐了,艺术歌曲了,甚至流行小曲儿了,这些对低频要求不高的,算好推。
7.用什么功放(1)?
高文Telos 380:细腻、纯净、准确、飘逸
这次测试,我们动用了3套功放,先从高文说起。
最早,我们用了4对,8个高文Telos 380。发现在播放大作品,低频量感和速度都不够,随后换为Telos 2500NG
甚至也动用了Telos 5500。曾经一度想用4对Telos 5500。这实在是太疯狂了,也没有实际意义。
应该说,上图功放的搭配,并不算离谱,除了Telos 2500驱动低频的后级还是有一点贵。
鹦鹉螺就这样开声了,虽然新喇叭声音有点生涩,但我们马上被他独特的声音特点给吸引了!
在高文功放的驱动下,鹦鹉螺的中高频,极其纯净。总体呈现出极好的密度、刻画感、准确的声像定位。同时,也如一面镜子把高文功放的优势一览无余:细腻,绝对精准的相位,上升速度。
这样的功放配置,还是略显奢侈。无奈,测试空间太大了,尤其对于身材瘦小的鹦鹉螺来说,12寸的低频要填满60平米的空间确实勉为其难。
实际上,立体声著名编委傅信辛早在1997年就用高文功放进行过尝试。那一年,鹦鹉螺的到来,让他和自己心爱的APOGEE告别了。如今,他已经换过很多功放——
立体声杂志126期,曾经记录了他最初入鹦鹉螺后的历程。
最早他选择的功放也是高文,那时的型号叫作Mimesisi SR,他用了一对单声道(125瓦)驱动低频,三台立体声(50瓦)驱动另外三个单元。
他认为高文和鹦鹉螺的气质非常搭,是一种“清爽而轻快”的声音。
20年过去了,高文的单声道Telos 380已经拥有200多瓦的驱动力,想来在一般居家环境下,即使用来驱动难以驱动的低频,也可以在正常范围内获得够用的声压。
随后,傅先生现后还使用过几台功放,比如——
这些都是小功率,小电流的,有一点是他一直强调的,就是四路功放周边设备的一致性非常重要。这在我们的测试中,也得到应征。
我们把驱动12寸低频的Telos 2500功放随后换为FM 801A专业功放,相对Telos 2500来说,801A拥有更快的速度和控制力,低频表现也更加彪悍。不过,在声音的一致性上,多少还是有一点点问题。
Telos 380是现役高文单声道后级中,价格最为亲民的一台。
很多超级大烧,考虑到高文必须Telos 2500起,直接跳过380,但是我却认为,它是高文现役功放里,最特殊的一个,保留了老高文细腻的音色,而在体积有限的基础上增加了驱动力。
在我们最近对马田明格斯和Vimberg Mino D的测试中,它和高文37S的结合,也表现极其出色。
Telos 380更极致的用法,还是多路驱动和电分。因为毕竟不算贵,多用几对还行。
今年上半年的测试中,我一直用电子分音前级+两对Telos 380来驱动天朗奥托格拉夫。
Telos 380取代845胆机后,让我对奥特格拉夫有更深入认知的一次——音色出众的晶体管机不但可以驱动好老喇叭,而且比胆机呈现出更准确的声像和声场还原能力。
8. 用什么功放(2)?
FM Acoustic 801A:激情澎湃如拉力赛车
用四台FM Acoustic 801A 专业功放驱动鹦鹉螺,有一点不讲武德。总价值超过了200万,还没有算前级!
应该说,这一套酣畅淋漓的表达,把这次鹦鹉螺测试推向了高潮。
尤其替换掉马克52和Robert koda前级,取而代之的是一台金光闪闪的70年代的FM专业旗舰前级后,合体为一套西装!
FM240是一款罕见的前级,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可能是识货的不多,二手市场价格居然非常便宜,价格实在配不上这一台Hiend前级。
它依然有着FM基本的声音特点,速度快,细节丰富,灿烂辉煌。不过,并没有FM268前级的那种温润和浆果爆裂一般的芬芳。
FM搭配鹦鹉螺的这个测试空间也非常大,这种极致的组合,把鹦鹉螺给榨干了。和Telos 380追求音色,准确的相位不同,FM简直是让鹦鹉螺插上了翅膀。
文豪老款转盘和Audio note次旗舰解码器的搭配,也让总体声音表现出惊人的模拟气质。进一步把这对喇叭具有的高度刻画感表达出来,同时也有着惊人的密度。
我和巨富说,这个比Vivid G1S还是厉害把?他表示不服,说,如果把200万的功放用来驱动“大妖怪”应该更优秀。
为了这句话,我还真的思考了半天,如何获得大妖怪的电子分音方案。不过,近期无法进行这个试验,我确实非常好奇,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无论是鹦鹉螺还是大妖怪,对功放的要求真是无底洞。
也难怪傅先生最近的方案已经是大功放了。
在一段视频里,他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12寸低频确实不是很好惹。
而多年前设计者,似乎也为这个12寸单元非常得意吧。
用这套搭配欣赏听得滚瓜烂熟的大型管弦乐,比如马2,仿佛坐在拉力赛车手的副驾驶,既能体验到速度带来的肾上腺素分泌,也能为自己精准报出路书而成就感倍增。
尽管此刻,它已经成为疯狂的鹦鹉螺,全频段依然是透明无染的气质,与此同时,爆发力,能量感,规模感更加宏大。
9. 用什么功放(3):
YBA立体声签名版:从容、权威、安定、乐感优秀
在获得FM这种如醉如痴的巅峰体验后,我们迎来了四个大铁块,就是YBA的签名版立体声,外壳都是CNC挖铝,重量达到42.5/台。
YBA立体声后级,标注的功率是200瓦/8欧,400瓦/4欧,也可以两台作为单声道使用,功率可以达到600瓦/8欧。但是,实际听下来,驱动力似乎在300瓦以上的水准,或许得益于其极好的电气性能。
据说,采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牛。
今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最新签名系列后,就逐步开始测试。
YBA与我欣赏的高文、天琴功放有着共性——细腻,且品味极高。随后引入到我的奥托格拉夫系统。
考虑到YBA前级和后级的匹配,我暂时启用了电子分音前级,回到了分频器接法。相比之前Telos 380和胆机电分前级的配合,Tannoy 奥托格拉夫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格。再次突破了周围朋友,对晶体管机驱动上世纪60年代“老箱”的看法。
YBA和高文在表达方式上不同,它速度没有高文快,高频没有高文那么飘逸,靓丽,但是低频的层次和稳定感却更具权威感。善于在全频段中挖掘细节。日本媒体的评价非常到位——
熟成的美
YBA这几年在大烧圈内并不算火热,因此价格相对比较亲民,即使是旗舰后级距离高文天琴的旗舰,价格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创始人,Yves-Bernard André是法国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的物理教授,在HIFI领域拥有世界一流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而他在专业学术领域之外,最热衷的课题就是「音乐重播」(Music Reproduction)。
他说大多数音响器材都重视总体谐波失真,测量数据要好看,但是YBA却不这么认为,他并不讨厌失真,也不刻意追求低失真。
但是他非常重视音响系统重现音乐真实动态、活生感与音色光泽(Timbre)。
那么在四台YBA立体声驱动下的鹦鹉螺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和FM以及高文追求速度不同,YBA注重总体框架的建立,然后以从容和音色来赢得我们的耳朵。那的确是一种“熟成的美”。
不过这并没有改变鹦鹉螺顽固的本色,它依然是透明纯净的底色,YBA加入后,仿佛为透明纯净的湖水,加入了一层神秘的光晕。
鹦鹉螺依然保持完美的舞台感、刻画感、但是姿态却是绅士般的讲究,相对来说,中频的表现更为突出,我似乎看到了一点所谓英国声的影子。
在YBA阵营中,我们依然使用了来自70年代的FM旗舰前级FM 240,它为总体系统提供了足够的频宽和细节展现。
测试中,我们并没有采取天价线材,最重要的是保持周边电气性的一致性。
有一点遗憾的是,驱动低频的YBA没有采取两台单声道,这样可以把300HZ以下的频段呈现得更加极致。
现场我们也尝试用一台FM 801A驱动低频,配合三台YBA立体声,始终觉得频段衔接会有一点问题。不过,一般家庭环境下,比如30平方的客厅里,4台YBA立体声和鹦鹉螺配合应该足够完美了。
10. 鹦鹉螺是传说?还是名副其实?
两个月很快过去了,上海已经是冬天。满地黄花堆积。我们本来还想尝试更多功放,无奈,很难找到4台可以供我们同时测试的其他机器,暂时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我相信,还有很多优秀的功放可以胜任驱动鹦鹉螺,我也隐隐觉得,鹦鹉螺对功放不算很挑剔,但是必须具有极好的一致性,细腻,再就是12寸的低频要驱动好。
虽然很费功放,不过不必天价,如高价品牌高文的低配系列Telos 380,平价实惠品牌YBA的旗舰签名系列,都可以有上佳表现。至于四台FM 801A这个实在太奢侈了。
超过200万的FM801A虽然最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也没有让两外两套不堪入耳。实际上,我并没有觉得,这些功放之间有明显的高下。这就是鹦鹉螺的魅力,它很随和。
下图也是驱动鹦鹉螺的阵仗——
可见,这只螺非常善变。甚至可以替换掉它自身的电子分频器,根据以下参数进行设置——
Frequency range: -6dB at 10Hz and 25kHz
Frequency response: 40Hz – 20kHz ±1dB on reference axis
Dispersion: Within 2dB of response on reference axis, , Horizontal: over 60º arc, Vertical: over 10º arc
Crossover frequencies: 220Hz, 880Hz, 3.5kHz
以下我分别把本次测试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做一个罗列
布鲁斯的评价
非90年代的传统声音, 喇叭设计概念超前,诸如窄面版,消声管,轻质振膜等, 箱体协震最小化, 声音接近点声源, 瞬态优异,频宽优异,声音透明, 脱箱感强烈。
人类巨富评价
从单元质量看鹦鹉螺不如Vivid g1s,但是箱体工艺上要超出,毕竟一个在英国生产,一个在南非生产。就声音表现来看,并没有觉得鹦鹉螺超出“大妖怪”,前者具有很好的舞台感,而后者声场的延伸更出色。在音色上,几乎是相同的,熟悉的配方和味道。
为了这次终极测试,我们驻扎在北京的最爱也最懂音乐的评论员——tube2a3也来了。他回到北京后,写了一大段文字,主要从音乐表现上来赞颂鹦鹉螺,当然,还有三套功放所带来的不同音乐表现。
tube2a3的评价
B&W鹦鹉螺的声音一直存在于传说中,静态演示自不必说,偶然听到的开声也乏善可陈,以至于我身边不少“懂技术”的朋友纷纷猜测这对酷似“异形”的音箱不过就是摆设罢了。
初见鹦鹉螺一定是被超前几十年的设计所震撼,我同样如此,很难相信这会是90年代初期的作品,这对“外星来客”到底能够发出多优秀的声音呢?
YBA、高文、FM各自四只立体声后级驱动之下,鹦鹉螺的声音首先是饱满的,饱满都超过它纤细的身材,鹦鹉螺的肌肉不是用来秀给随便一个人看的,似乎这就是现在时髦的“穿衣显瘦 脱衣有肉”,只有充分驱动才能感受到这位身材婀娜的姑娘在轻衫罗裙下掩藏了一幅多么健康而充满生命力的躯体。
我带去的LONDON VOICE合唱版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费舍尔迪斯考在柏林爱乐大厅的马勒乐队歌曲,白井光子演唱的舒曼,小林研一郎EXTON版肖五,极限的人声,温柔的絮语,大厅的残响,惊天的定音鼓,无论什么音乐形式,鹦鹉螺不仅能应对自如。
且一针见血的捕捉到每个录音中最有代表性的音响特征和音乐中最为迷人的部分。
springson的评价
密度、刻画感,纯净度,音乐表达的流动感,舞台感,感染力令人难忘。
它是名副其实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