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干扰是听见更多细节的根源
听不到亮丽出色的高频?中频密度不足?这些问题大多因为空间过多的反射音,以及混杂囤积的低频所致,若能对低频施以有效的控制,自然在家中的音响系统也能遇见 Hi-End 般高贵的质感。
我曾提过以耳机为师的观点,这是消费者在建立声音鉴别基本能力时最方便、最低廉的蹊径。当然,耳机最好是使用低音染的监听耳机,无需刻意挑选高音质但声音表现不够中性的款式,如此反而易流于建立带有偏差的声音评判标准。
在建立个人基本的声音鉴别能力后,藉由这个标准,不难发现在音响系统回放的过程中,会有各种的失真现象出现,但大致离不开下列三种类型:染色、不平衡,以及扭曲。
『染色』
声音原本属于清脆,但在聆听的音响系统中变得暗沉,温润的质感变得亮丽(如铜管乐器听不到光泽反而变得相当刺耳),人质变得略带鼻音。
『不平衡』
以中、高频段间的不均匀为例,大型乐器的形体变小、交响乐团齐奏时深部的强度不同、层次不够丰富,现场录音软件无法分辨出录音状态(如不像在教堂录制应有的空间残响),现场录音听起来像在录音室一样的干净,并未记录到当时的现场氛围与细节、观众的骚动,以及应有的背景噪声无法听到。
『扭曲』
低频过多,如在视听室中聆听低音提琴、大鼓等低频表情丰富的乐器时,听不到低频的暗部层次细节,仅听到轰轰然的托尾低频声, 这就是一种声音有染色的状况发生。
在建立个人对声音的基本辨别能力后,你需要了解的将会是声音与空间两者的对话,共构出何种音质表现。
第一反射点的重要性
知道何谓声音的失真现象后, 接着就来谈到第一反射点, 简单来讲它就是人与喇叭间的介质。当人与扬声器之间的距离拉得越远,介质面积就变得越大,距离越近,相对的介质面积就越小, 第一反射点的距离相对地又再改变,会往前拉,而第一反射点就位在此间。
除了直接音的部分,其余的声音会先打到墙面再反射到耳中,但这是针对声音中的高频而言,因为高频富含了较强的指向性,若是中低频段的部份,低频的部份可暂时忽略不计。在第一反射点的位置,需要做修饰在于扩散中高频或者吸收中高频为主,当距离拉远时,相对的,它的反射界面也会变大,相对的干扰因素将会变多,因为低频可能是经过折射到你的座位上,会形成低频很严重的共鸣响度,这也是为何在建立个人的聆听系统时,除以摆位的问题之外,接下来便以控制低频为主。
要如何做到简单又有效的控制呢?
我的建议是将整个视听空间分割成四个区块来看,若扬声器如果放在B的位置,我们可以再将B→C的部份分割成四个区块,在声音进行第一次反射时,我们可以增加他的吸音量,因为B→C的部份在台湾地区的空间中来讲明显较短,常见的距离为 3公尺左右,在后方的聆听区块,我们就可以将他适度的分割成两个区块,如此我们就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制作出不同的空腔容积(注: 空腔指的是聆听空间中, 装潢夹板与实墙间所形成的缝隙),对于整个低频线条的吸收,不同的腔体将会有不同的效果发生,在控制中高频的细节与线条时,就能更明确的掌握信息量。
如果低频部分约 80~150Hz 的区段没有很均匀的控制,将会变成事倍功半,因为他的干扰、反射系数太大,低频在空间的囤积也就更多,如此高音将会变得更刺耳,声音会变得刺耳是因为高音的基础是建立在中音上,必须要与中音联机的,所以如果要听到一个较为均衡、细致的中、高频表现,没有一个好的中频作支撑,上下两端的音域将会呈现出不均匀的声纹。
所谓的声纹是指包含 8个八度音的音频内容,若这 8个八度音如果无法均衡做适当的衰减、释放的话,彼此之间的相位、向量的问题,相对的只会徒增困扰。若以器材的调音而言,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变得更复杂、更困难,除非是很大胆地去改变喇叭摆设的位置或者是聆听的位置,否则这些向量在聆听时将会很难改变这些系数。
如何做好吸音的工作?
就这个问题来讲,是要找到适合相对应的尺寸与材料才能获得解决,介质的部分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加入的是不良的介质,也许可以解决一些向量跟反射的问题,若以吸音材料为介质时会产生谐振音,就需要做适度的控制,尽可能做好制振处理。
一般而言, 布沙发是不会有不良的谐振,但就以现在常见的家具,如抽屉或桌子,也会产生大量的吸收与谐振。吸音的时候可能会吸收掉部分必要的频段内容,但又因为谐振的关系会导致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振动干扰,这与开枪很像,子弹击发后会有后座力。 所以,使用一个错误的介质来吸音,反倒可能因为谐振,让声音表现变差。这也是很多消费者以为在视听空间中安排了吸音材,就可以解决掉干扰,但在听到声音表现依旧不佳的状况下,误以为是器材的问题。
本质上是因为介质产生不良谐振,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制振片,或者是一些重物来压制,甚至是使用沥青、黏士等,或者采用空间的相对结构,来强化成刚性接口,至于吸音棉在此则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吸音棉将空腔中的气压,利用动能置换成声能的方式,不过低音陷阱这样的调音器材就有,它能有效抑制低频的残响时间,这主要是针对低频而来的,如果再加上适度的摆位,中高频的向量做过度的折射的话,那就可以达到一举数得的效果。
调音也需顾及生活美学
大面积的介质,对声音反射有一定的帮助,但在居家的空间中,尽量以不破坏居家空间为前提,建议要注意的还是摆放的方式以及谐振的范圈,尽可能去做全音域的吸音,而不要只是做局部的吸音,像垫毯、窗帘这些只能吸收高频率的部份,事实上对低频的作用并不会太大,而且反而会影响到高频的信息量,声音不活、透明度不好,但由于一般会使用到这么大接口的窗帘垫毯的机会,在一般客厅中常见,在基于不改变客厅陈设的状态下,透过低频的修整手段也未尝不是一个方法,可以让中高频的细节变得更多更丰富,在听音乐时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当听大编制的交响乐时,我们希望听到的是空间残响要多一点,在听小编制的室内乐、爵士乐时,会希望空间残响要小一点,所以要有一个适度的残响,如此在听音乐时,可以听得较好的一致性。
我们一直希望聆听时,中、低频段的线条与瞬时,结像的轮廓、结像的密度、结像的定位、以及结像的宽度与深度,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读者来仔细听,这些结像后的声纹、宽度、深度,当然在调整前还是要先听过正确的声音,如此才有办法调出正确的效果。